表面处理

24岁的我在脑梗病房里盘起了核桃


来源:欧宝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4-02-12 23:45:48

  时间要回到2020年12月14日。当天我正在北京陪导师出差,早晨醒来后,我发觉自己的右手无名指和小指有些发麻,但表现不是很严重。于是我怀疑是酒店的枕头不合适,影响了颈椎,想着回学校后休息一下就好了,并没有太在意。

  我们计划12月16日返程,当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右手中指也加入了发麻的队伍,我手麻得几乎都拿不住筷子。坐在北京回杨凌的高铁上,我的脑袋昏昏沉沉,想看书也看不进去。这时我仍以为只是出差太累,便也没有太在意。

  读研究生前我在学校工作了两年,晚上回到宿舍后,便开始帮以前工作学院的同事改材料。此时我已经完全没有办法集中精力,甚至感到想吐,而且右手基本上不听使唤了。

  材料匆匆改完发出去后,我眼前瞬间天旋地转,从椅子上直接滑倒在地。坐在地上缓了大概五六分钟后,又头疼得十分厉害,便立刻准备上床睡觉,打算第二天去医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12月17日早晨醒来后,虽然头不疼了也不晕了,但是手麻却更严重了,用右手发微信都没办法完成。我马上给朋友打电话,请他陪我去杨凌当地的医院。下楼梯的时候我点了一根烟,却怎么也无法用右手把烟抬到嘴边,只好作罢。

  打车到医院后,刚一下车我就感觉双腿发软、站立不稳,走到预检分诊处时甚至险些跌倒。医院的志愿者让朋友去挂号,同时找来一个轮椅把我推到了急诊室。我刚躺上急诊室的病床就上了吸氧管,这时我表示强烈抗议,自认为只是单纯的颈椎病,根本不需要这么大费周章。

  显然,抗议并无作用。我躺着吸氧休息了一会儿,神经内科的大夫来了,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病史,我告诉他两年前我体检出高血压,但未服药。经过简单的体格检查后,大夫随即建议我办理住院。但我堂堂一个研究生哪能因为住院而放弃第二天的考试呢,遂提出了拒绝住院的再次抗议。但抗议再次无效,于是朋友去交钱办住院,又推着我去拍了CT。

  顺利入院后,护士问我在西农大是学什么专业的,答曰“兽医”。朋友在一旁十分疑惑:“你不是学金融的吗?”我这才意识到,自己的语言表达好像也有点问题了。

  在病房吃完午饭,我们按医生要求在核磁共振检查室门口等着。这样一个时间段我坐着轮椅,整个人已经浑身无力、无精打采了。我之前的学生阿森恰好来看我,他说我左右两边脸上表情不一样,看着是面瘫了。他立刻给我之前工作学院的书记汇报了情况,没过几分钟书记也来了。

  我被推进核磁共振室做检查,此时我已经需要别人搀扶着才能爬上机器。出来后,发现我的辅导员和一帮老师同学在门口等着。我还有气力跟书记开玩笑,说是改材料改的,应该算工伤。

  核磁结果很快出来,医生说我的情况很严重,建议转到西安的大医院。我怕爸妈担心,始终没告知他们我的情况,但辅导员从研究生管理系统里查到了我爸妈的联系方式,跟我说他们明天就到。当天下午,好几个领导和老师又来看我。我当时不知道是啥状况,还琢磨着:“不就是个颈椎病么,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

  12月18日上午九点多,我正在跟来看望我的老师同学说话,爸妈到了。我突然意识到,爸妈第一次坐飞机,竟是来异乡看望生病的我。

  俺妈见我第一眼笑了出来:“还以为坏菜了呢,这能说能动的,比想象中好太多了。”俺爸则忙着和老师去办转院手续。大家忙活到快中午,我终于被七手八脚地抬到了救护车上,准备转院。

  当时我觉得自身可以下床的,可是大夫连头都不让我乱动。某一些程度上来说,病人是最没有“话语权”的,在严肃规范的诊疗中,不仅病人的行为和思想需要改变和调整,就连吃喝拉撒等生理活动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爸妈、干妈陪同我坐着救护车,从杨凌开到西安,朋友们也包车跟来了。因为医院病号实在太多,做完初步检查、办好各项手续后已经下午五点了。

  当晚医生来查房,问我们是什么病,我爸回答后,我这才知道,原来我是得了脑梗。

  得知病情后,晚上我偷偷摸摸用不太灵活的手指查着诸如“什么是脑梗?”、“脑梗需要动手术吗?”等问题,但心中似乎并没有十分紧张或者害怕。急诊病区五六十个病人的大房间里,尿毒症、精神疾病、癌症等等什么病都有,水×筹的地推人员一个小时来好几次,我这点病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急诊病区,每天输液十几瓶,口服药三次,我麻木地接受着治疗,不去问用的什么药,也不需要管花了多少钱。在急诊的三个晚上,我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走廊里人来人往,一种对生活失去控制的感觉悄然袭来。

  第二天学校党委研工部的领导们来看望我,部长走的时候一再嘱咐我买俩核桃盘一下。于是我有了住院期间唯一的玩具,在它们的陪伴下度过了周末。

  好不容易挨到12月21日周一上班,神经内科打电话来说有病床了。我们一家三口很开心,下午两点多顺利住进了神经内科病房。

  “脑血管造影是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颈动脉或椎动脉,从而使脑血管显影,可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脑血管形态、病供、病变性质及与血管的关系。”这是腾讯医典对脑血管造影术的定义。

  造影检查虽然称做检查,但在医疗行为上,也算作是一种小手术。造影术之前要备皮(在手术的相应部位剃除毛发并进行体表清洁),手术时从大腿根部插入导管,手术之后24小时内不得下床,还要保持固定姿势避免出血。虽然只算作一个小手术,但作为病人的我体感非常难受,简直没办法想象长年卧病在床会是什么样子。

  造影过程中几个特别nice的实习医生一直在跟我互动,他们都是医学研究生,跟我年龄差不多,鼓励我多运动、好好减肥。大夫人也很好,不停夸我配合得特别好,鼓励我再坚持一下就好了。结束后,大夫说,造影显示的是轻度狭窄,比核磁共振看上去要好得多。

  生病卧床的日子里,不少老师同学打来电话问候。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学校宣传部一名资深记者——“小s啊,你该不会是咱们整个西北地区最年轻的脑梗患者啊?”她说的是真是假我不得而知,不过可能从记者眼中看来,我都成为新闻点了。

  在精心治疗12天后,12月28日我终于康复出院了,开开心心地回到了杨凌。因为我妈不能在宿舍住,我们便借住在朋友家中。出院后还参加了三门考试,我也顺利通过了,一点儿也没耽误。

  唯一不习惯的,就是有几率会成为了传说中的“西北地区最年轻的脑梗患者”,以至于回学校后,很多以前见面都不打招呼或者根本不认识的老师,一见面就异常亲切地拉着我的手聊上半天。

  一是久坐。我以前经常写东西,一坐下就是三四个小时,除了上厕所,绝不离开椅子。住院时大夫也说,久坐是影响脑血管健康的一大杀手。

  二是缺乏运动。由于天性好静,我的业余爱好就是看书和打牌,基本上不怎么运动。

  三是压力。曾经我对工作来者不拒,而且出稿速度快,近三年写了100多万字的材料和新闻稿。过度用脑无形中对我造成了很大压力,而且常常晚上睡不着。

  四是饮食和烟酒。过去的一年里,为了排解烦恼,我的吸烟量接近每日一盒。饮食也常在外解决,我的口味重,喜咸,这样的饮食上的习惯也是高风险因素。

  直至写下这篇文章时,我已经出院几个月了,我严格遵守“戒烟酒、清淡饮食、多运动”的医嘱,体重从98kg下降到了85kg,人看上去也比以前精神了很多。

  嗯,只是多了一个毛病——每次在某乎上看到“有哪些没有十年脑血栓(脑梗)问不出来的问题”这样的一个问题,都要点一下举报。

  以前跟朋友们吃吃喝喝抽抽烟的时候,总是说“活着了算”,但是真躺下了就真不想死了。

  以前总是说“钱么纸么花么,酒么水么喝么”,现在来看钱得省着花,酒能不喝就不喝吧,毕竟看个病要花不少钱。

  脑血管疾病,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它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均高,与心脏病、恶性肿瘤构成人类的三大致死病因。

  脑梗死是其中常见的类型之一,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俗称“中风”,以中老年人多见。不过近些年来脑梗死出现了年轻化趋势,临床上不乏有青年人突发脑梗死的情况,有些甚至危及到生命,有些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和可干预两大类。

  不可干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我们预防的主要针对目标,这一些因素包括:

  高血压与脑梗死发生相关性最强。除高血压家族史外,日常饮食上的习惯不良、平时偏向高钠(高盐)、低钾饮食,容易诱发高血压。

  肥胖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主要与不健康饮食及运动量不足有关。过度肥胖可能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应控制在28以内或腰围/臀围比小于1,体重波动范围小于10%。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卷烟生产和消费国,吸烟会导致血管痉挛、血流阻力增大,造成血管壁损伤,从而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酒精能够最终靠多种机制,包括升高血压、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心律失常等诱发脑梗死。

  高血糖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引起动脉硬化、微血管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等。患者应该合理控制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及时药物治疗。

  包括熬夜、久坐、运动少等等。长期睡眠不足、处于应激状态下,心脑血管病变风险增大。

  作者24岁,有高血压病史且未随访、未服用药物,同时体重近100kg,日常生活中有吸烟饮酒、饮食上的习惯不良等习惯,可谓集多种危险因素于一身,属于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为什么脑梗死被作者误以为是颈椎病,它有什么特别的症状?怎样识别早期的脑梗死?若患者突起以下症状时应考虑脑梗塞的可能:

  部分病人可能在几小时内可有缓解,症状消失,要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这是身体给你发出的警报,有相当可能会发展成为脑梗死。

  高危人群如果出现上述脑血管疾病的征兆,不可掉以轻心,应尽快前往附近有条件的医院,早期诊断,进行CT或者核磁共振等检查,在脑血管疾病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或者取栓等相应治疗,将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个人经历分享不构成诊疗建议,不能取代医生对特定患者的个体化判断,如有就诊需要请前往正规医院。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