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技术|“设计案例”龙重登场!
来源:
欧宝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4-02-21 07:27:35
《净水技术》所有个人独创的文章及整合加工过的文章欢迎您的转发( 转发请标注明确来源 ),如果您有更好的观点欢迎后台留言告诉我们。
以作品为媒,让图纸说话,感受每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背后的设计理念和思想。“设计案例”与国内各大设计院所联名合作,深入剖析我国市政给排水新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过程中的理念和经验,相互启迪,引领发展。
作为《净水技术》特色原创栏目之一,“设计案例”专栏自开设以来,共发布了100多篇文章,与中南市政院、上海市政院、西南市政院、广州市政院等几十家设计院联合创作内容,为国内市政设计师、水司生产运行人员提高技术水平提供了较大帮助。下面让我们来重温一下过去一段时间“设计案例”的部分精品文章吧!【点击下方标题即可跳转进入阅读原文链接】
6、智慧水厂建设(数字孪生、智慧电能监控、人员安全与设备保障监控系统、智能定位系统、智能调度管理、智慧安防监控)
2、设计了投加混凝剂、投加氯、氨及送水等计算机最佳控制管理系统,对于减少药耗、能耗,降低治水成本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4、引进了部分先进的国外水质连续监测仪和投药、消毒设备,给水厂的安全经济生产和可靠的全自动化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 本工程采用一体化集装箱式高效组合澄清系统及污泥脱水系统技术路线,经专家确认合理可行;
2、排泥水处理工艺方案采用高效组合澄清系统工艺,环境卫生好、占地面积小、施工周期短,贴合水厂现状环境要求高、预留排泥水应急处理场地面积小及施工时间紧凑的特点。且运行管理简单、运行的成本低,后期在人力及物力方面节约大量费用。
3、本工程中,沉淀池至收集池的重力流管道作为长久设施建设,在设计时已考虑富余量,可在后期该水厂排泥水永久性处理工程建成后继续利用。
1、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及再生水资源化的日益重视,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限值也日益严格,地下污水厂以其分散式布设及就地回用的优势正逐步应用在城镇污水处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中。AAO+MBR工艺以其较强抗冲击负荷能力和较高污泥浓度在地下污水厂建设中可作为第一先考虑工艺类型。
2、相较于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采用半地下式可大大降低照明和通风在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上的能耗和成本,因此,如有条件建议采用半地下或人造坡地的形式建设地下污水处理厂,充分的发挥自然采光井及风环境模拟形成的自然通排风。
3、作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因占地平面及空间多为有限,因此,污泥脱水后含水率不宜过低,以增加用地负担及调理流程,建议脱水至行业及地方要求含水率后外运,以减少在地下箱体的停留和处理时间。
4、采用AAO+MBR工艺作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较《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标准》所提供的用地限值可节省一半以上的用地面积;该工艺平均污泥负荷为0.07 kg BOD5/(kg MLSS∙d),污泥龄为20 d,可满足市政污水一级A排放标准。
1、砂滤池改造成下向流炭砂滤池和将沉淀池后端改造成上向流炭池是现今土地紧张的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改造的最常用手段。目前炭砂滤池改造工程案例较多,而沉淀池后端改造炭池工程案例较少。
2、炭砂滤池改造存在冲洗强度难以控制、浑浊度去除效果下降等问题,而沉淀池后端改造炭池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3、前端沉淀池浑浊度控制不佳,或者无臭氧接触池,两者均会发生活性炭过早饱和现象,因此,建议在上游增加臭氧接触池。两者都存在跑炭问题,但原因不同。
4、炭砂滤池应根据下游流程是不是真的存在超滤膜设施,确定炭层和砂层的厚度及反冲洗水冲强度。
5、沉淀池后端改造炭池的深度处理出水水质一般要优于炭砂滤池,且稳定性更高。但沉淀池后端改造炭池土建工程量较大,改造时间长,需合理的安排工期以保证水厂的正常生产。
1、MBR工艺的预处理尽量规避使用粉碎式格栅,若使用,须强化预处理粗细格栅单元对SS的去除效果,避免大量悬浮物穿透精细格栅对后续超滤膜造成污堵,控制源头动植物油脂进入并降低铁盐过量投加,以降低膜污堵风险。
2、水解酸化原位开发内碳源工艺作为脱氮除磷生化系统预处理,SCODCr平均有效提升63.5%,节省脱氮除磷而需要的外碳源投加量为42.5%~55.4%,有效实现降碳的目的。
3、复合铁酶促活性污泥技术耦合AAO+MBR工艺运行,有效地强化了系统脱氮除磷效果,并节省铁盐投加量60%以上,也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节省外碳源的投加量,有效地实现降碳的目的。
1、该县级城市南水北调中线水厂工程,本着技术可靠、经济高效的原则,采用了占地较小、适应水质水量变化能力强、运行稳定良好的机械混合+机械絮凝+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的处理工艺。该工程投资较少,运行良好,对于规模相近的水厂的设计优化及运行管理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3、该工程产水浑浊度长期稳定在0.3 NTU以下,工艺路线对于原水水质、县城用水量变化特点均有较好的适应性。未来随着饮用水水质标准进一步提升,可在预留地增加臭氧活性炭等深度处理工艺,改善产水水质。
新的一年,“设计案例”栏目将继续结合《净水技术》期刊设计专栏的文章为广大设计院及水司同仁分享先进的技术和案例,《净水技术》与您一同期待更多精彩!
同时,“设计案例”也欢迎广大同仁一同参与供稿,我们欢迎您将设计工作中的一些小技改、小发明、设计成果或荣誉投稿至《净水技术》,我们将为您搭建更丰富的展现平台,如:会议报告邀请、直播讲座邀请、科技论文约稿,及其他更多形式的合作,突出贡献者将获得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