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印染

一种单动力源驱动的全自动泡药机的制作方法


来源:欧宝全站app    发布时间:2024-04-23 21:14:4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泡药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动力源驱动的全自动泡药机。

  2.药材即可供制药的原材料,即未经加工或未制作成成品的中药原料,药材在来加工时,一般都需要对药材进行浸泡,而现有的浸泡装置一般都是通过单动力源驱动。

  3.现有的单动力源驱动全自动泡药机在进行使用中,一般都是先把药材切碎,然后移动至单动力源驱动全自动泡药机的进料口处放入,随后进行浸泡,但是药材切碎之后工作人员移动药材时,这样的一个过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困扰。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未解决现存技术中存在现有的单动力源驱动全自动泡药机在进行使用中,一般都是先把药材切碎,然后移动至单动力源驱动全自动泡药机的进料口处放入,随后进行浸泡,但是药材切碎之后工作人员移动药材时,这样的一个过程会浪费大量的时间,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单动力源驱动的全自动泡药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动力源驱动的全自动泡药机,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切碎壳,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切碎壳的一侧内壁靠近一侧边缘处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杆,所述切碎壳的一侧内壁靠近另一侧边缘处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外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切刀,所述第二轴杆的外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切刀,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转动贯穿至切碎壳的外部,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转动贯穿至切碎壳的外部,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

  6.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切碎壳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管。

  7.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与进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螺纹套设有密封盖。

  9.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顶部固定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所述密封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把。

  10.优选的,所述装置外壳的内部顶面固定设置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

  12.1、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中,把药材从进料管的顶部放入,然后开启驱动电机对药材进行切割,之后切碎之后的药材掉落在装置外壳的内部,此时就可以浸泡,解决现有的移动切割好的药材会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而进料管是为增加进料时的速率,而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是为了使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可以同时转动,而底座是为了对驱动电机做固定,防止驱动电机工作时由于振动导致驱动电机的轴线、本实用新型中,在使用中,通过进水管注水,转动打开密封盖从排水管处排水,拉动手把便于打开密封门,可以从固定孔处取出药材,当药材碎片进入装置外壳的内部之后,开启防水电机对药材碎片进行搅拌,防止药材碎片漂浮在水面上,增加药材碎片的浸泡率。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动力源驱动的全自动泡药机的部分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动力源驱动的全自动泡药机的部分结构剖视立体图。

  17.图例说明:1、装置外壳;2、切碎壳;3、进料管;4、底座;5、驱动电机;6、第一轴杆;7、第二轴杆;8、第一切刀;9、第二切刀;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进水管;13、支架;14、排水管;15、密封盖;16、密封门;17、手把;18、防水电机;19、转杆;20、固定板;21、搅拌杆。

  18.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能够使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动力源驱动的全自动泡药机,包括装置外壳1,装置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切碎壳2,装置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4,底座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5,切碎壳2的一侧内壁靠近一侧边缘处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杆6,切碎壳2的一侧内壁靠近另一侧边缘处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杆7,第一轴杆6的外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切刀8,第二轴杆7的外表面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切刀9,第一轴杆6的一端转动贯穿至切碎壳2的外部,第二轴杆7的一端转动贯穿至切碎壳2的外部,第一轴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0,第二轴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1,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轴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11啮合连接,切碎壳2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管3。

  21.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中,把药材从进料管3的顶部放入,然后开启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轴杆6转动,第一轴杆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第一齿轮10转动带动第二轴杆7转动,此时第一轴杆6和第二轴杆7相近的一侧同时向

  下转动,而第一轴杆6和第二轴杆7转动带动第一切刀8和第二切刀9转动,第一切刀8和第二切刀9为错位关系,此时就可以对药材进行切割,之后切碎之后的药材掉落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此时就可以浸泡,解决现有的移动切割好的药材会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而进料管3的设计是为增加进料时的速率,增添设备的工作效率,而第一齿轮10和第二齿轮11的设计是为了使第一轴杆6和第二轴杆7可以同时转动,增添设备的工作效率,而底座4的设计是为了对驱动电机5做固定,防止驱动电机5工作时由于振动导致驱动电机5的轴线的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2,装置外壳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架13,支架13的顶部与进水管12的底部固定连接,装置外壳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排水管14,排水管14的一端螺纹套设有密封盖15,装置外壳1的顶部固定开设有固定孔,且固定孔的一侧内壁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密封门16,密封门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把17,装置外壳1的内部顶面固定设置有防水电机18,防水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19,转杆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0,固定板2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搅拌杆21。

  23.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中,从进水管12处往装置外壳1的内部注水,转动打开密封盖15使水从排水管14处排出,拉动手把17开启密封门16, 此时可以从固定孔处取出药材,当药材碎片进入装置外壳1的内部之后,开启防水电机18,防水电机18转动带动转杆19转动,转杆19转动带动固定板20转动,固定板20转动带动搅拌杆21转动,此时搅拌杆21对药材碎片进行搅拌,防止药材碎片漂浮在水面上,增加药材碎片的浸泡率。

  24.工作原理:在使用中,从进水管12处往装置外壳1的内部注水,转动打开密封盖15使水从排水管14处排出,拉动手把17开启密封门16, 此时可以从固定孔处取出药材,把药材从进料管3的顶部放入,然后开启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转动带动第一轴杆6转动,第一轴杆6转动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第一齿轮10转动带动第二轴杆7转动,此时第一轴杆6和第二轴杆7相近的一侧同时向下转动,而第一轴杆6和第二轴杆7转动带动第一切刀8和第二切刀9转动,第一切刀8和第二切刀9为错位关系,此时就可以对药材进行切割,之后切碎之后的药材掉落在装置外壳1的内部,此时就可以浸泡,当药材碎片进入装置外壳1的内部之后,开启防水电机18,防水电机18转动带动转杆19转动,转杆19转动带动固定板20转动,固定板20转动带动搅拌杆21转动,此时搅拌杆21对药材碎片进行搅拌,防止药材碎片漂浮在水面上。

  25.本实用新型中的驱动电机5和防水电机18的接线图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其工作原理是已经公知的技术,其型号根据实际使用选择正真适合的型号,所以对驱动电机5和防水电机18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接线.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探索新型氧化还原酶结构-功能关系,电催化反应机制 2.酶电催化导向的酶分子改造 3.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多肽对酶-电极体系的影响4. 生物电化学传感和生物电合成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1.高分子材料的共混与复合 2.涉及材料功能化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高分子热稳定剂的研发

  高分子生物材料与生物传感器,包括抗菌/抗污高分子材料、生物基高分子材料、超分子水凝胶、蛋白质材料的合成与自组装、等离子体聚合功能薄膜、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光谱(SPR)、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

  1. 晶面可控氧化铝、碳基载体及催化剂等高性能、新结构催化材料研究 2. 乙烯环氧化催化剂的研究与开发 3. 低碳不饱和烯烃的选择性氧化催化剂及工业技术开发

  1. 加氢精制 2. 选择加氢 3. 加氢脱氧 4. 介孔及介微孔分子筛合成及催化应用